观看记录 清空
    • 视频
    • 资讯

    央视崛起卫视衰落?电视剧发行市场迎来“裂变”

    2020-12-17 11:39:23 头条 213阅读

    央视崛起卫视衰落?电视剧发行市场迎来“裂变

    作者/雅莉

    大剧看总台——这是上个月央视发布2021电视剧片单时喊出的口号。

    相比往年,这次在主旋律大剧之外,《流金岁月》《理想之城》等都市剧也赫然出现在央视的片单里。此前,这两部剧都曾出现在东方卫视、湖南卫视等一线卫视的招商会上。

    再看这两个月的电视剧市场,央视的剧也表现不俗。11月初,李易峰主演的《隐秘而伟大》登上CCTV8,收视率连续多日跃居第一,11月底,张嘉益(原名张嘉译)主演的《装台》和张鲁一主演的《大秦赋》也分别在CCTV1和CCTV8播出。

    难不成一向买剧“抠门”的央视这次要崛起了?在网上,关于“央进省退”的讨论不时出现,有说央视想走年轻化路线的,有说一线卫视采购价跌得厉害的,还有说政策干预越来越多的……

    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?娱乐资本论借此机会采访了部分和央视合作过的制片人和发行人士,试图勾勒出当下电视剧发行市场的现状。

    央视采购价持续走低,但仍有大批剧想赔钱上

    “上央视的戏一般都得有点说法。”

    说起央视,某电视剧发行直呼“想上央视不容易”。在他看来,想在央视播出,一般都得自上而下地推动,“你直接拿一部剧去找央视的人聊很难,找到高层会容易点。”

    另一位制片人也证实了这一说法,“基本都是从上面开始打关系。”今年,她所在的公司也有项目准备发行到央视,毕竟明年是建党一百周年,献礼剧走央视正好。

    曾和央视合作过多部电视剧的制片人高军告诉娱乐资本论,近年来一个明显的变化是,主旋律电视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大。“过去我们拍主旋律剧主要考虑的平台就是央视,卫视对这类题材没兴趣。但这几年国家把地方卫视也纳入了管控范围,从根本上扭转了主旋律题材只能卖给央视这一现状。”

   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高军去年制作的重大题材电视剧《外交风云》。这部剧片方原本准备卖给央视,但最终是北京卫视、广东卫视和优爱腾三家买的单。“这是第一次市场化成功的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,总局也鼓励这类题材走市场化的路子。”

    央视这么多年来也从不愁片子。作为国家电视台的象征,央视一套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。不光大爷大妈们爱看,许多高层领导也有定时收看中央一套的习惯。所以各地的宣传部和大型制作公司,每隔几年都希望有部大戏能上央一,哪怕是赔钱。

    比如最近在CCTV8开播的《大秦赋》,其第一出品方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,就是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专门为拍这一系列成立的公司,作为陕西省和西安市的重点文化工程。这一系列从第一部《大秦帝国之裂变》起就一心想上央视,扩大影响力。

    尽管早在2006年《大秦帝国》启动伊始,央视一套就已介入,但在《大秦帝国》拍至尾声时,央视一套出台规定“黄金档每年只能播两部古装剧”,最终无法消化这部长达51集的大古装。迫于资金压力,2009年,该剧网络版权被搜狐视频拿下,比卫视提早8天开播。

    明年是建党100周年,自然也有大批影视公司愿意贴钱把剧卖给央视。怎奈央视能出的价格太低。据娱乐资本论了解,现在央一黄金档一部戏最高也就是140多万元/集,“下一步可能还要压缩到100万元左右,所以想回本还得指望地方政府给一定的补贴。”

    CCTV1黄金档在播剧《装台》

    尽管早在2018年1月,央视就在自家主办的“全国重要时间节点电视剧合作交流会”上指出,今后对于重大时间节点播出的剧目,将大幅提升收购价格。同时,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剧目将不限制在40集以内。

    但有制片人向小娱透露,这两点都未落实。如今央视的采购价仍在持续走低,纵观近年来央视一套黄金档的剧目,也没有超过40集的。正在央一播的《装台》,就从42集删到了33集。

    大剧首播央视回本难,但好在播出稳、回款快

    对片方来说,在2021年选择央视利弊都很明显——首先,借助建党100周年的关键节点,更能扩大体制内影响力;其次,在央视播不需要担心收视率,回款也更快,基本剧播完之后,就会一次性地把款项结清,“这和地方卫视差别很大。地方卫视中只有湖南卫视回款比较快,回款的比例也比较大。”

    最后,把剧卖给央视播出也比较有保障。某资深电视剧发行告诉小娱,一些二三线卫视不仅拖款严重,还会压剧,“他们定档期很慢,但央视不管开多低的价格,一定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。”

    有时候,落在纸面上的价格并不是最终价格。电视台会告诉片方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,以前签的价格已经不匹配了,得签补充协议降价。如果片方不签,台里可能会一直压着剧不播,不播片方就拿不到回款。

    但发行到央视也有弊端。首先是价格确实很低,按照现在央一黄金档出价100多万元/集的标准,显然吃不下上亿成本的剧集,想收回成本基本只能靠政府补贴或其他商业化运作。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新情况——即视频网站出大头,先网后台。

    比如刚在CCTV8播完的民国戏《隐秘而伟大》。这部投资数亿元的电视剧最早定于湖南卫视,后来又谋求在东方和江苏拼播,但积压两年后最终卖给了腾讯视频和芒果TV,会员每晚可抢先看6集。

    这并不是CCTV8第一次接受先网后台。去年缉毒剧《破冰行动》在CCTV8黄金档播出也是如此:爱奇艺5月7日开播,央视八套5月10号开播,会员始终多看6集。据娱乐资本论了解,这部戏最早接触的平台其实是湖南卫视,但湖南卫视不接受先网后台,这才转投央视。

    今年11月29日,《装台》在芒果TV率先开播,会员始终比非会员和央视观众多看2集,CCTV1也开始接受“先网后台”。

    “网络平台采购央视首播的剧价格非常低,一集连10万元都不一定能到。”高军说,这还是首轮的价格。据此推断,央视片单中那些待播的大剧,除央视自制的重大题材之外,大部分可能都会“先网后台”。

    在白菜价之外,营销少也是问题。央视不同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卫视,往往不太会为电视剧做大量营销。再加之央视的中老年观众较多,在网上是“沉默的大多数”,所以央视剧收视率高讨论度低是常态。

    在内容方面,央视对电视剧的审查也更严格,这和平台的主管部门有关。2018年3月,中央电视台改组并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之后,归口中宣部领导,而省级卫视的主管部门则是国家广电总局。

    卫视出口少、购剧价格腰斩、管控越来越细

    央视崛起的背后,除了主旋律大年的东风外,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视剧消化渠道的减少。

    随着电视台整体收入的萎缩,如今有实力购买首轮剧的电视台除了央视以外,只剩下五大一线卫视——湖南、东方、浙江、江苏和北京。而北京卫视这两年也开始衰落,去年黄金档跟播了二轮剧《破冰行动》,今年黄金档跟播了二轮剧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。

    往年,除湖南卫视坚持独播之外,其他四大一线卫视采购大剧主要是拼播,但如今一线卫视购剧价格也大幅缩水,“过去一家出300万元,两家拼播600万元一集很常见,现在两家加起来也不一定能出到300万元/集。”某制片人透露。

    越来越多的一线卫视选择独播腰部剧、积压剧,或者和二线卫视拼播。比如江苏卫视目前就在播积压剧《与晨同光》,北京卫视在和深圳卫视拼播《了不起的儿科医生》。如果一定要播大剧,多半是视频网站出大头,先网后台,如北京卫视播腾讯视频的自制剧《燕云台》。

    买不起是一方面,受政策影响,卫视能提供给市场化剧集的档期也越来越少。“现在广电总局对卫视的管控已经具体到了剧目的编排,每个节点放什么剧提前一年就安排好了,其他剧根本进不来。”高军说。一些主旋律项目如最近的《石头开花》,甚至在五大一线卫视和广东卫视同步播出,不受“一剧两星”的限制。

    电视剧出口显著减少,片方怎么办?一些影视公司为了回款,只能低价甚至赔本卖出首轮,指望之后在二三轮发行时赚钱。更多的片方转向网络平台。

    但网络平台的采购价也在降低。某正在做平台自制剧的制片人表示,视频网站采购价最高的时候单集能破1500万元,去年同等配置的剧集单集能到800万元左右,今年“身边比较好的项目一集是600万元左右”。

    尽管如此,和更穷、档期更紧张的卫视相比,视频网站依然优势明显。“现在发行面临的最大问题,就是大家都一股脑地转向新媒体。”某电视剧发行表示。一方面是确实平台出价更高、档期也更好排。另一方面是为了求稳,“一线卫视购片前都要看全片,除非是重大题材,才会提前签购剧合同,平台一般只要求看前几集。”

    一切为了发行成功。2020年,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开始追求“落袋为安”。被任务剧占领的一线卫视逐渐失宠,仍有余粮的视频网站众人争抢,往年被人忽视的央视,也在主旋律东风和一线卫视的衰落下有了存在感。

    片方“阶层固化”:头部不愁嫁、腰部忙站队

    “央进省退”会成为趋势吗?

    在采访中,有制片人认为这是特殊年份的特殊现状,也有人认为主旋律大旗常在,今后主管部门对文化领域的管控会越来越严,一线卫视的颓势也很难扭转,“央视进、卫视退”不可避免。

    面对央视,片方最大的顾虑无外乎逐年走低的收购价。一线卫视虽然购剧价格也低,但两家拼播再加上网络平台,还能勉力维持。走独播路线的央视,要拿下大剧基本只能靠和视频网站合作。

    目前央视2021片单里偏市场化的剧中,《王牌部队》和《叛逆者》第一出品方是爱奇艺,《危机先生》第一出品方则是优酷,如果后续没有变动,大概率会在央视以先网后台的方式播出。

    既不能给片方优厚的回报,又无法提高项目的体制内影响力,夹在中间的一线卫视地位越发尴尬。而随着各大平台收购价格的缩水,以往动辄一集八九百万元成本的项目也越发稀缺,影视公司两极分化严重。

    “这两年经过大力度的调整,今后能存活下来的,基本上都是头部公司。很多小公司开发选题比较盲目,也没考虑好出口,再加上盲目融资,最后拍出来就是彻底的失败。”高军说。

    另一位主要制作网剧的制片人也向小娱吐槽,现在很多项目的成本都极度压缩,“拍出来都lowlow的”。中小型影视公司拍平台定制剧,一般利润只有15%~20%,更别提前期还需要片方自行垫资,有30%左右的尾款要等项目上线后,平台根据完成度和播放效果考核和结算。

    不过,在真正的头部项目面前,平台仍会花重金争抢。比如去年的爆款剧《都挺好》,就是少见的能发行至全平台还价格不菲的剧。网曝该剧采购价格为:东方、浙江卫视双台各300万元/集,腾讯视频300万元/集,优酷280万元/集,爱奇艺270万元/集,累计1450万/集,版权收入约1450万x46=6.67亿元。

    在主旋律东风下,每年主管部门的重点项目都被少数几家头部公司瓜分。比如今年的抗疫剧《在一起》,明年的建党献礼剧《功勋》等,头部资源高度集中,进一步挤压了中小公司的生存空间。

    “现在就是头部不缺资源,下层水深火热,资本不看好不追逐不支持。”某制片人总结道。不过和几年前相比,如今头部公司卖剧时也会考虑更多,“不能只看钱,还要看这部剧的类型是否适合该平台,以及和这家平台的长期关系。”某电视剧发行告诉小娱,一些头部公司甚至会“端水”,特意把好项目分给不同的平台。

    头部公司不愿站队,腰部公司则刚好相反。如今市面上叫得出名字的新锐制作公司,大多都有深度绑定的平台。虽然这些公司也可以开发原创项目,以版权剧的方式卖给平台,对外声称是自制剧,但就算是前期谈好意向,在成片出来时,播出平台仍有改变的可能。

    当视频网站成为市场上最大的买家,当央视成为能提供政治背书的安全牌,属于一线卫视的时代已然结束。当头部公司垄断大部分头部资源,中小型公司被迫拥抱分账剧等新形式,这场生存游戏越发残酷。

   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不提供影片录制和储存服务,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公司版权,请联系底部邮箱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    RSS订阅  -  百度蜘蛛  -  谷歌地图  -  神马爬虫  -  搜狗蜘蛛  -  奇虎地图  -  必应爬虫

    iyueyuw.xyz@domainsbyproxy.com   

    © 2024 www.iyueyuw.xyz Theme by kelvan